1. 新的水泥混凝土基础
在接缝两侧的基面为40-50mm宽,并形成一个深度为3 mm的倾斜开口,使温度接头的表面形成“V”形。
2. 酸洗
用清水冲洗地基(防止稀盐酸渗入地基),用8%稀盐酸均匀喷洒和洗涤地基表面,然后用清水冲洗(一般两次)。洗涤和干燥后,需要基础表面上呈水泥原色,不含白色粉末和漂浮物。在酸洗过程中,应圈出并标记累积水位。
3. 缝隙填充
用填充发泡剂轻轻填充温度缝隙(填充发泡体可拉伸、可压缩,可有效减少基础热膨胀和冷收缩的变化,影响表面外观)。用手提式砂轮机将填缝泡沫外露部分磨平,然后用弹性层分两层以上(每层厚度不超过1.0mm,过厚会起泡)填充“V”型槽。弹性层半干(表面干燥前)状态,在表面粘贴50mm宽的无纺布覆盖温度缝,无纺布宽度不得超出“V”型槽范围。
4. 底漆
地面干燥后,将底漆一次轧制到基面上。原则上,刷毛后基面应变成湿色,不充分的部分应重新涂敷(底漆的作用是渗透到地基的微孔中),基础表面强度为450C,以保证底漆的渗透性。
底漆完成后,立即滚涂一层稀释的弹性层(含20%稀释剂)。(功能是封住基础表面上的微孔,防止在弹性层被刮伤时微孔中的空气产生小针孔,改善与基面的粘附性,防止底漆太厚,固化后表面太光滑,降低粘接强度。)
5. 修补找平
对酸洗过程中圈出的积水区域,若积水覆盖度小于5mm,按1:1(重量比)使用弹性层和加强层专用砂,加入适量稀释剂,搅拌均匀,调整至合适的施工稠度,并用直尺或刮刀将积水处整平,积水深度大于5mm时,在积水处涂弹性层薄层涂料,然后将底漆与40~80目砂按1:6~1:8的重量比混合,摊铺在积水处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