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承压能力
现阶段,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建筑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当然在其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质疑声,如:其承压能力是否够强?是否能够过车?为此,本文就透水混凝土相关力学因素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大家消除疑问。
透水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是硅酸盐水泥,这一水泥的强度比较高,为42.5。在骨料的选用上基本都会选择碎石以及普通的砂石,也有的选择浮石或者陶粒等。在选择原材料的过程中,对于骨料粒径的确定非常关键,在这一技术指标的过程中,需集中思考的因素就是混凝土结构的厚度要求以及整体强度要求。为了确保混凝土材料所具备的透水性能可以满足相关要求,在生产材料的时候通常将骨料的粒径控制为10~20mm的水平。透水混凝土生产与制作透水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的原材料包括水泥材料、水、集料以及外加剂,确保透水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在制作的过程中按照科学的比例去搭配各种材料的用量。水泥、水、细沙这三种材料混合之后会形成胶体,均匀的覆盖在骨料的表面,进而产生胶结层,将骨料有效的连接到一起,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胶结层的厚度通常不大,骨料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空隙,所以在硬化之后,混凝土材料的内部就会存在蜂窝状的结构。通常情况下来讲,混凝土材料内部的蜂窝状结构的直径都处于1mm左右,此时在雨天或者路面积水的情况下,雨水就会沿着蜂窝状结构渗透到地下,进而产生需要的透水性能。从透水混凝土材料的结构上来看,其在受力的过程中,骨料之间的胶结点就是力传递过程中需要的介质,相比于骨料自身所具有的强度,硬化之后的水泥浆所呈现出的强度是比较低的,骨料表面形成的胶结层是比较薄的,这也就使得骨料之间的胶结点是容易出现破坏的位置。所以,在进行透水性混凝土材料的生产与应用过程中,不仅要集中思考混凝土材料的空隙情况,还要集中关注如何有效增加胶结点的面积,增加胶结层的厚度,使得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更大。为了增加胶结点数量,通常情况下都会加入一定量的细粒径骨料,也会增加胶结材料的用量,进而达到加大粗骨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内部结构中胶结层总面积的提高。
因此,不同场景适用的厚度不同,承压能力也不同。 具体如下:适用于轻型车以及广场方案设计(单位:mm) 透水面层:(40mm-60mm) 透水底层:(60mm-100mm) 砂垫层:(30mm-40mm) 碎石垫层:(150mm-200mm);适用于消防车道以及重型车辆方案设计(单位:mm) 透水面层:(50mm-80mm) 透水底层:(150mm-220mm) 碎石垫层:(200mm-400mm);适用于机动车道以及公交车站方案设计(单位:mm) 透水面层:(40mm-60mm) 透水底层:(60mm-80mm) 非透水底层:(100mm-150mm) 碎石垫层:(200mm-4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