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世博会众多造型奇特的场馆中,一座由96根高达8米的巨龙竹支撑而成的建筑或许并不是***华丽的代表,却称得上是环保与艺术的******结合。
这座场馆叫作“德中同行之家”,建筑本身向参观者展现了一个面积不大,却设计非凡的双层空间。不难想象总设计师马库斯海因斯多夫对竹子的迷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之所以要在世博会上展示竹子构造的建筑,是因为以竹子作为建筑材料,是他献给未来城市的一个答案。
“植物钢铁”迷你馆
世博园区内的“竹馆”是海因斯多夫又一次“竹尝试”。十多年以来,他都在研究如何利用竹子构建在上海世博会众多造型奇特的场馆中,一座由96根高达8米的巨龙竹支撑而成的建筑或许并不是***华丽的代表,却称得上是环保与艺术的******结合。推祟竹子除了是因为环保可持续保护资源的特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海因斯多夫决定******于竹子建筑的研究。
牢固、廉价又环保的建筑,而此前“德中同行”系列活动各地的场馆也都选用了竹子作为主体建材。
15年前海因斯多夫来到亚洲访问,看到一片片连成海的竹林,这给他带来了无穷的艺术灵感。“在亚洲,竹子往往只用于手工业,我要把这种材料和高科技结合起来,让它呈现出艺术的张力。”
“我们在世博会上造的竹场馆很特别”,海因斯多夫告诉记者,这次他选用了粗壮有力的云南巨龙竹,不但承载力可以达到3000公斤,又能以自然的形态展示现代化的气息。“竹子建筑本身是非常漂亮的,我们用天然的材料构建城市区域,进行面向未来的建造,******吻合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据了解,“德中同行之家”展馆的面积尽管相对“迷你”,但运用了双层“膜幻”全竹结构。整个建筑易建易拆,冷却和通风系统也非常节能,运用的所有材料也都能重复使用。在透明的建筑屋顶,其立面及平台支撑结构原理类似中国传统竹扇及竹伞。而这些竹子还是中国首批正式通过防火测试的竹子。“世博会对展馆用的材料包括在防火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竹子也要按照规定接受特殊的测试。因此,我们找到一些特殊的化学材料加入竹子之中,使得竹板、竹条等都能达到相关的防火要求。”
采访中,海因斯多夫多次表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竹子建筑都应该是未来建筑的重要形态。竹子被称为“植物钢铁”,在竹子的接缝处使用少量螺丝***可真正发挥竹子的天然韧性和灵活性,而不少竹子的承载能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说,用竹子代替金属搭建穹顶,可******采光效果,还能降低安装空调设备的成本。
“我还要特别强调,在未来构建生活空间,竹子可能是很多答案当中的一种,我希望能够引发人去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案。”海因斯多夫说,建筑在可持续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如何创建生活友好的空间,使我们在这些空间里面能够非常健康而又愉悦生活,无论是建筑还是建材本身,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
中国的竹,德国的钢
苏东坡曾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中国人对于竹子的追求。用竹子造房子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傣族人世代居住的竹楼立在几根大圆竹上,冬暖夏凉;大小城市里正在兴建的大楼旁,随处可见的是层层叠叠的脚手架。而建筑的“筑”字,更显示了竹子与建筑存在的天然联系。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不难领会竹子和建筑物之间天然的默契。“筑”字从竹,竹子虚心有节、外实中空,建筑物也像竹子般节节升高。
而在海因斯多夫看来,中国的竹,德国的钢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组合。“我们建造竹建筑时候,竹子与竹子之间采用了德国的钢材进行连接,一方面是增强牢固度,另一方面也是环保的需要,使拆卸、反复利用更为简单。”
“我自己非常欣赏这种表现方式。作为建筑材料,它不仅拥有过人的适应性,还有着无法比拟的艺术表现力。”海因斯多夫的竹建筑灵感来源于中国的灯笼,这也是他对建筑又一个要求,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接洽和融合。他说,竹子建筑作为一种新方法的尝试,是德国技术和******性与中国传统及材料的******结合,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共同体现。在设计这些建筑的过程中,中德两国的文化认同感在很多层面上都紧密结合到了一起。
竹材的未来主义
“竹子的可持续不仅在于建筑,更在于它给设计师的创意和启示,”海因斯多夫告诉记者他多年来研究以竹子作为建材的起因,“作为一个艺术家,非常重要的是要提出新的艺术概念,包括一些新的元素,怎么把雕塑、建筑融合在一起,寻求一些中西结合构建的元素,在设计构建当中把很多陌生的东西融合进去。”
而作为一个德国人,海因斯多夫试图把竹子作为媒介,进行跨越国界的交流。“竹子构造的建筑不但能体现竹子本身的优势,而且可以方便快捷地搭建、修复、拆分和运输。结束之后也不会留下很多建筑垃圾,甚至可以回收利用。”
据竹材研究者介绍,竹子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比其他木材的生长速度都要快。竹子***快的生长速度是24小时生长2.01米,三个月***能长至30至40米。海因斯多夫更指出,今天,竹子的“环保”已经成为一种可持续保护资源的象征。
推祟竹子除了是因为环保可持续保护资源的特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海因斯多夫决定******于竹子建筑的研究。他说,“在亚洲竹材已经被使用了几千年,但是近些年几乎从现代建筑生活中消失了。”这让他对竹子的未来前景更充满了期待。
海因斯多夫眼中的竹子
竹子是地球上生长***快的植物,***快24小时内可生长2.01米。
相同面积的建筑,竹子与混凝土的能耗比为1:8,同等建筑过程中竹子能耗仅为钢材的1/50。
与其它人工材料相比,竹子没有辐射。
即使未经加工,竹子借助纤维组织,其纵向抗拉伸强度是中碳钢的5至6倍。
竹建筑更具灵活性,优点之一是可以通过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部分而增强耐用性,经过防腐等手段处理的竹材使用寿命可达30年之久。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