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保护专家呼吁:对文化应心存敬畏
阮仪三,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现代“文明”对自然、古迹的毁灭,他痛心、愤怒,奔走上书,四处疾呼,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和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延续,不惜撞得头破血流,以其特有的方式拼力保护中国古城遗迹:“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为震后的丽江成功“申遗”;进入21世纪,他又马不停蹄地促使了同里、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走上“保持原汁原味、扩展文化内涵”的道路,为中国留下了叹为观止的水乡。冯骥才称他是“斗士”。他因此荣获了“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成***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和“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我保护古建筑绝不是为了这些荣誉,而是要为国家为民族为历史留住祖先的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阮仪三坚定地说。他进而分析道: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中。建筑是的民族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形象、密切相关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文化的记忆,是城市的记忆,是历史的记忆。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
备受关注的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事件,使得历史风貌老建筑的保护成为社会热门话题。2月9日,北京市区文物部门宣布,对拆除“梁林旧居”的开发单位华润公司处以罚款50万元,并责令其恢复所拆除旧居建筑原状。对此,******古建筑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日前在沪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事件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再次敲响警钟。阮教授认为,从深层次解读,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中不少人,甚至包括不少干部,对历史文化的价值和其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的兴旺意义缺乏认识。在经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