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竹木制品行业迎来春天
我国一直是竹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在竹材加工、技术研发和竹产品创新方面,我国处于水平。12月14日,首届竹木户外制品服务生态保护地对接会在四川成都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随着全国各类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其他生态保护地使用的竹木户外制品增多,以及竹产品用途延伸到建材、建筑等领域,竹产品潜在市场空间扩大。有业内人士表示,户外竹木制品进入市场拉动发展阶段,行业迎来发展春天。
绿色发展催生竹木制品广阔市场
据原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介绍,当前我国建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已经接近国土面积的18%。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已经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740个。
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刘亚文在对接会上透露,目前我国共有国际重要湿地5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602个、国家湿地公园898个。依托绿水青山发展起来的湿地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湿地保护的利用与发展需要大量的环保建筑材料,其中户外竹木制品因其环保、健康、稳定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等特点,在湿地保护地的建设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张希武在会上表示,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成为世界木制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大国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他认为,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设施和管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同自然景观协调一致,新建的服务设施应在材质、形态、线条、色彩和质感上与整个自然环境相协调,这样才能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真性,才能体现风格和特色。而竹木户外制品因其环保、健康、稳定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等特点,恰好适合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设施和管护基础设施的需要,在自然保护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姚昌恬认为,优越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我国竹木林产品产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从整体来观察,产业还存在着品牌建设速度较慢、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质量提升、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他表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于促进竹木林产品产业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靠创新突破市场“天花板”
中国竹材工业发展近30年,但是行业一直没有做大,企业很小、很散。杭州大庄竹科技有限公司林海董事长认为,其中重要原因是,竹产工业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大市场平台的产品,传统的竹产品如凉席、地板、筷子、砧板、牙签等市场非常有限,市场增长有“天花板”。但通过科技创新,竹产工业产品可以突破市场“天花板”。
一种新型材料竹钢的问世,助推竹产品突破市场“天花板”。据中国林科院木材所首席科学家于文吉介绍,竹钢是以我国丰富的竹材资源为原料,采用定向精细疏解等先进技术制造而成的一种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候性、高持续稳定性和高环保性的特点。竹钢的核心技术是,竹材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的工艺,不用去芯去黄,竹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90%以上。目前,这项技术是我国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已用于生产42.5米长的风电桨叶。
于文吉谈道,竹产业在这项技术的推动下,现在生产类似竹钢产品的企业已经超过30家,2018年产能达到20万立方米,2019年产能有可能再翻一倍。
林海透露,通过科技创新,竹产工业产品早已延伸到户外产品、建材产品等领域,应用范围、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而这些领域面对的都是大市场。他表示,现在明显感觉到竹产工业进入春天,市场在拉动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