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段,1月-3月,由于春节氛围影响表现平淡,玉米收购进度较往年同期落后,春节前基层粮源积压严重,春节后天气逐渐转暖新粮保管困难,春耕临近变现需求增,种植户售粮积极性提高,市场阶段性供应压力较大,而非洲猪瘟影响仍在扩散,饲用需求低迷,供大于需格局打压玉米价格弱势运行。
第二阶段,4月-6月,东北余粮减少,基层余粮不足一成,粮源多转向贸易商环节,随着粮源减少,产区挺价的意向和心态增强;其次,关于临储拍卖的传闻持续不断,市场普遍认为6月拍卖的可能性较大,且底价提高150-200元/吨,对市场心态支撑较强,东北地区新季玉米播种面积下降,支撑对新粮上市后的看涨心态。
第三阶段,7月-9月,拍卖粮进入集中出库节点,替代谷物进口预期担忧再起,贸易商挺价心态松动,贸易粮持续供应,玉米市场逐渐供应充足,饲用需求恢复缓慢,临储拍卖低成交延续,深加工企业处于夏季检修期,玉米消耗量继续减少,导致行情从上行逐步转为下行。
第四阶段,10月-12月,主产区新玉米陆续上市,主产区玉米收割及售粮进度缓慢,导致集中上市期延迟到11月下旬左右,供应明显改善,下游消费承接能力有限,季节性供应压力对价格施加压力,成本有较强的底部支撑,难以大幅下跌,多重因素将导致玉米价格季节性波动。